首页 文案列表 纪录片解说词 历史纪录片 纪录片《玄奘之路》第二集解说词

纪录片《玄奘之路》第二集解说词

文案配音员:烨伟
历史纪录片 558 分享

         《玄奘之路》第二集解说词

        

第二集   绝域求生

 

公元627年的秋天即将过去,玄奘仍然滞留在大唐的边塞——瓜州。当玄奘为如何出关一筹莫展的时候,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。

一个叫李昌的地方官员找到玄奘,拿出一份通缉令。通缉令发自凉州,捉拿擅自西行的僧人玄奘。玄奘只能面对现实。

运气又一次拯救了玄奘。李昌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,他撕毁了官牒,但玄奘必须尽快离开。 

夕阳西下,古老的瓜州城荒凉而又凝重。流沙已经淹没了往日的气息,但城内的街道轮廓仍然依稀可辨。其中有一处房屋,必定是玄奘当年的栖身之处。

瓜州已经不能久留,玄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偷越边境。《三藏法师传》记载,万般无奈之下,玄奘来到当地的一处寺庙,祈求佛祖赐给他智慧。

玄奘:危难之际,请让弟子找到一个引我渡关的人。

在瓜州城以东一公里左右,有一座大型的寺院遗址,这就是塔尔寺。时间过去了一千多年,当年的繁华早已随风而去,但巨大的佛塔依旧耸立在旷野之上。学者考证,塔尔寺应该就是玄奘当年礼拜佛祖的地方。转机就发生在这里。

祈祷的玄奘发现,一个胡人一直在尾随自己。

玄奘:这是瓜州的一个商人,姓石名槃陀,希望我为他摩顶授戒。

普通的佛教徒经过高僧授戒之后,就成为居士。石槃陀相信,成为居士意味着自己距离佛祖又近了一步。

丝绸之路不仅输送财富,而且传播信仰。在丝绸之路上行走的主要是商人和僧侣,商人和僧侣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。商人为僧侣提供金钱,僧侣则是商人的精神支柱。在凶险的丝绸之路上追求财富,生命朝不保夕,佛陀的保佑至关重要。

授戒以后,胡人石槃陀就正式成为玄奘的徒弟。一筹莫展的玄奘急需一个可靠的向导,常年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石槃陀应该是最佳人选。

玄奘(台词):我想越过边境,不知有何方法?

石槃陀(台词):师父放心,我有办法送您出境。

令玄奘没有想到的是,石槃陀主动提出,帮助他偷渡出境。

在瓜州古城不远的一处河谷,分布着密密麻麻的石窟,这就是与敦煌莫高窟齐名的东千佛洞。这些栩栩如生的壁画绘制于西夏王朝时期,距今大约八百多年。在这里,专家发现了最早的“唐僧取经图”。

明月高照,彩云环绕,观音端坐金刚宝座,旅行者模样的唐僧正在虔诚地膜拜。身后的徒弟手遮额头,形貌酷似一只猴子。在这幅壁画之后又300年,神话经典《西游记》才诞生。

这幅“唐僧取经图”使一些学者相信,石槃陀就是《西游记》中孙悟空的原型。或许,胡人浓厚的毛发启发了艺术家的想象力,经过八百年的不断创造,石槃陀最后变成了《西游记》中的孙悟空。

根据史料记载,石槃陀确实是玄奘招收的第一个徒弟,他是身陷瓜州的玄奘最后的救命稻草。玄奘决定,跟着石槃陀,偷渡大唐边境。

      第二天,玄奘牵着新买的一匹马,悄悄来到瓜州郊外。石槃陀如约而至,同行的还有一位年老的胡人,牵着一匹瘦小的枣红马。

年老的胡人告诉玄奘,瓜州以西,尽是戈壁和沙漠,商人们成群结队也经常迷失道路,很容易丢失性命。

玄奘:老者劝我不要西行,但我决心已定,即使死在中途,也不后悔。

但是,玄奘仍然听从了老者的建议,与他交换了马匹。据说,老者的枣红马在紧要关头,可以辨识方向。在《西游记》中,玄奘的坐骑是一匹俊秀飘逸的白马。但在真实的历史当中,这匹貌不惊人的枣红马,对于西行的玄奘,意义非同一般。

与老者换马之后,玄奘和石槃陀走上了偷渡之路。他们首先得通过戒备森严的玉门关,经过一片荒无人烟的戈壁之后,必须在烽火台下取水。玉门关外矗立着五座烽火台,从五烽往西,越过八百里沙海之后,才能到达西域的第一个小国——伊吾。

在干热严酷的大漠上,水异常稀少。从瓜州到伊吾,可靠的水源只有两处,葫芦河和烽火台,玉门关就建在葫芦河上。石槃陀带着玄奘,绕开玉门关,渡过了葫芦河。

夜幕笼罩了无边无际的大漠,师傅和徒弟各自进入了梦乡。半梦半醒当中,玄奘突然发现,危险正在逼近自己。

大唐的律法非常严厉,偷越国境者,处死。为了越过大漠,就必须到烽火台下取水。如果被守卫发现,就只有死路一条。偷渡刚刚开始,石槃陀就动摇了。

玄奘:石槃陀想杀我灭口,他担心万一我被抓获,会牵连与他。

在玄奘赌咒发誓绝不出卖之后,石槃陀才离开。太阳即将升起,玄奘孤身一人走向大漠,走向无法预知的未来。

玄奘要继续西行,只能穿越边境上的五座烽火台。五烽之间,是一望无垠的荒漠。在《西游记》中,威胁唐僧的是各种妖魔鬼怪;在真实的历史当中,玄奘所要面临的,主要是严酷的自然环境。

寂静的大漠,曾经吞噬掉无数行人的生命。通过辨认前人留下的痕迹,玄奘提醒自己不要迷失方向。然而,着急赶路的玄奘很快就陷入了幻境。《三藏法师传》记载,他看到大队的士兵若隐若现,旌旗在迎风飘扬……在荒无人烟的大漠,这或许是海市蜃楼,也可能是由于过度饥渴而导致的幻觉。

经过八十多里的跋涉,玄奘终于看到了第一座烽火台。为了不被发现,他要等到夜晚才能取水。

穿越大漠的人,最需要的就是水,散布在边塞的烽火台就建在水源边上。这座遗留到今天的烽火台遗址叫白墩子。据专家考证,它就是大唐瓜州的五烽之一,很可能就是其中的第一座烽火台。玄奘当年正是在这里取水。

站在当年的烽火台上,四野尽是戈壁和荒漠,烽火台下这个小小的湖泊却生机盎然。这里是沙漠之魂,旅行者的天堂。

偷水的玄奘被守军发现,石槃陀的顾虑应验了。

玄奘:烽火台的指挥官名叫王祥,意想不到的是,大唐的边关将领竟然也是一个信佛的人。

《三藏法师传》记载,玄奘身躯伟岸,仪表堂堂。一个信佛的人在偏远蛮荒之地,遭遇这样的高僧,恭敬有加的态度可想而知。

1000多年前,佛教的影响力与今天相比,不可同日而语。对于这些远离家园的守边将士而言,佛教提供的心灵慰藉至关重要。

在大唐边境的第一座烽火台,守军为玄奘准备了足够的干粮和饮水。第二天,玄奘与烽火台的将士洒泪而别。这位烽火台的指挥官不仅为玄奘指明了越境的通道,而且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信息。

玄奘:王祥建议我直接前往第四座烽火台,那里的指挥官是他的宗亲,也是一个信佛的人。

在第四座烽火台补充饮水之后,玄奘绕过第五烽,从此走进了八百里大漠。

在瓜州和西域小国——伊吾之间,有一片广袤的大漠。唐代以前,在丝绸之路上冒险的人叫它沙河,中国古代典籍中称之为“莫贺延碛”。莫贺延碛在今天的甘肃瓜州和新疆哈密之间,方圆大约300多公里。这是古代丝绸之路一条主要的通道,以凶险而闻名。玄奘必须独自越过这片死亡之地。

玄奘:“莫贺延碛长八百余里,上无飞鸟,下无走兽,复无水草,空旷的大漠只有影子相随。

进入沙河不久,玄奘又一次出现了幻觉。

玄奘:妖魔鬼怪绕人前后,奇形怪状,久久不愿离去,心中只有默念观音菩萨及“般若心经”。

《般若心经》是一部重要的佛经,玄奘常常用念经的方式消除恐惧。进入莫贺延碛之后,玄奘彻底摆脱了官方的追捕。但是,险恶的环境却更为可怕。

行走了一百多里之后,玄奘发现自己迷路了。大漠当中,没有任何参照物,一场不期而遇的狂风很容易使人迷失方向。就在这个时候,玄奘又犯下了致命的错误。

《三藏法师转》记载,迷路之后的玄奘非常急躁,慌乱之下打翻了皮囊。

玄奘:西行刚刚开始,救命之水就荡然无存。

死一般沉寂的莫贺延碛,又绝无水草,玄奘万念俱灰。他已不可能走出八百里沙海,绝望中的玄奘走上了回头路。

在玄奘的一生当中,这或许是他最为煎熬的一段时光。

玄奘:我曾经许下誓言,若不抵达印度,绝不东归一步,怎么就这样返回呢。

对于一个虔诚的僧人而言,誓言不可轻易违背。

玄奘:宁可西行而死,绝不东归而生。

走出了十多里之后,玄奘停下了东归的脚步,他决定继续西行。此刻的玄奘已经置生死于度外,把自己的生命完全托付给大漠了。

在人类探险史上,很多探险家都曾经面临类似的境遇。像玄奘这样,已经看见了招手的死神,但仍然前行的,却非常罕见。玄奘拥有一种远远超过常人的“执着精神”,这种精神一方面来自他对佛法坚定的信念,一方面深深植根于他的天性。“执着”使身陷大漠的玄奘做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,也将玄奘推向了死亡的边缘。

在没有饮水的情况下,玄奘很快就进入半昏迷状态。《三藏法师传》描绘了玄奘在莫贺延碛的遭遇。

玄奘:夜晚,妖魔鬼怪举火点灯,像清晨的星空一样灿烂。

玄奘遇到的很可能是磷火,这是大漠中人或动物的尸骨在腐烂时自动燃烧造成的。根据史料记载推断,玄奘至少四天五夜滴水未进。

玄奘:白天,狂风席卷着黄沙,像下雨一样漫天飞舞,令人无法喘息。

为了躲避炽热的太阳,玄奘依靠在阴影当中打坐维持体力。大漠中的玄奘正在挑战生命的极限。

强烈的求生欲望在支持着玄奘前行。

玄奘:虽然如此,但心已无所畏惧,只是没有一滴水,前行一步都非常艰难。

人的生命毕竟是有极限的,体力不支的玄奘终于陷入到完全的昏迷当中。在漫漫的黄沙中,生命正在渐渐地远去……

又一个夜晚降临了,闷热的沙漠突然吹来阵阵凉风,昏睡中的玄奘渐渐苏醒过来。在距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,他又站了起来。

玄奘:夜半忽有凉风吹来,如冷水沐浴,眼睛又能够睁开……

繁星漫天,夜晚的沙漠亮若白昼,孤独的身影在用最后的力气向西挺进。

奇迹就在这时候降临了,精疲力竭的枣红马突然发现了水源。在一片草地的背后,竟然浮现出一个池塘,池水甘甜,清澈如镜。这匹识途的老马最终拯救了玄奘的生命。

在这片沙漠中的天堂,玄奘休息了整整两天时间,他需要恢复几乎衰竭的体力。在莫贺延碛,玄奘第一次遭遇生与死的考验。即使在今天,我们也很难完全清楚,一个四天五夜滴水未进的人,究竟是怎样走出这片死亡之地的。    

这个叫星星峡的关口是河西走廊通往新疆的门户,过了星星峡,就是当年的西域。两天以后,玄奘穿过今天的星星峡,抵达了西域的第一个小国——伊吾。

在西域的一座佛寺,玄奘第一眼看到的竟然是一个汉人。《三藏法师传》记载,老僧衣服都没有穿戴整齐,就赤脚跑了出来。

老僧(台词-衬底):没想到今天还能见到故乡的人……(抽泣声)

在史料记载当中,这是玄奘第一次感情外露。一个刚刚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人,对生命的感激无以言表。

这是一个叫庙儿沟的地方,位于今天新疆哈密市的郊区。这处轮廓已经模糊的废墟是一处佛寺遗址。根据玄奘的西行路线推断,这里很可能就是他走出大漠之后看到的那座佛寺。

在西域的这座佛寺,玄奘受到了僧侣最热情的接待。一连几天休整之后,玄奘开始策划继续西行。从伊吾开始,丝绸之路开始分道。北道主要是草原,而中道和南道都要经过大沙漠。刚刚从沙漠中九死一生的玄奘打算沿北道西行。然而,高昌的国书打乱了玄奘的计划。

高昌在伊吾以西,是西域的第一大国。高昌王命令伊吾人,务必将大唐僧人送达高昌。

玄奘:高昌王威震西域,我无法拒绝,沿草原西行的计划只能放弃了。 

高昌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?等待玄奘的命运又是什么呢?



       

免责声明:以上整理自互联网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(我们重在分享,尊重原创,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)

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

平台累计配音,超40,050,000 分钟

  • 品质保证
    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+国内外专业配音员
  • 多种配音
    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
  • 公司化运作
    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
  • 双重备案
    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
  • 7*14全天候服务
    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:00-21:00都有客服
更多